翻译专业
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专业代码:050261 |
专业负责人: 王胜利 (签字) |
教学院长: 杜丽娟 (签字) |
学院院长: (签字) |
学院名称: 外国语学院 (盖章) |
二〇二四年一月
目录
说明
除特殊说明外,本报告所有的数据资料均来自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涉及专业概况、学生发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支持条件和质量保障七个方面的相关信息,供专家组了解情况、分析判断、考查评估使用。
报告中财务和科研数据的统计时点为--年自然年(即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教学等其他数据统计时点为--学年(即2022年 9 月 1 日至2023年 8 月 31 日)。
一、专业基本概况
(一)专业概况
1. 学院概况与专业设置情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6年3月。学院坚持“教学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和谐荣院”的办学理念,在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以“精语言、通专业、懂文化、擅应用”为指导方针,办学特色是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学院目前主要进行翻译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并承担我校研究生、本科、专科、继续教育等各层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任务。学院依托学校工程教育资源,积极建设本科翻译专业,于2016年首批招生,学制4年,2017年起招收留学生。2020年6月,翻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届为首届毕业生,目前已有4届毕业生。
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践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宗旨,以培养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所急需的交通运输工程翻译人才为特色,通过强化语言基础知识、翻译基础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翻译与人文学科、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2.专业设置情况
翻译专业学制为4年,允许修业年限为6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目前在校本科学生数为244人,当年计划招生数为60人。专业教师共18人,教授专业课的校内教师共23人,无外聘授课教师。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8.25%,突显了该专业的良好就业情况。专业负责人为王胜利教授,为该翻译专业的内部教职工,拥有博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同时也是双师型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背景。专业负责人承担了3门专业核心课程。
表 1专业基本情况 |
项目 | 学校情况 |
专业基本信息 | 专业代码 | 050261 |
专业名称 | 翻译 |
所属单位名称 | 外国语学院 |
专业设置年份 | 2015 |
优势专业类型 | -- |
学制 | 4 |
允许修业年限 | 6 |
授予学位门类 | 文学 |
在校本科学生数 | 244 |
当年计划招生数 | 60 |
专业教师数 | 18 |
专业课授课校内教师数 | 23 |
外聘授课教师数 | 0 |
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 98.25 |
专业负责人 | 姓名 | 王胜利 |
是否外聘 | 否 |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
最高学位 | 博士 |
学历 | 研究生 |
是否双师型 | 是 |
是否行业背景 | 是 |
承担专业教学课程(门) | 3 |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门) | 3 |
(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1. 专业定位、与国内外类似专业的比较、国内外对标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翻译专业践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宗旨,着重培养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通过强化语言基础知识、翻译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翻译与人文学科、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地满足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翻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制定和修改依据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等相关指导文件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相关文件制定和修改。
3. 专业教学计划与学分、学时设置情况
翻译专业教学计划主要包括:通识课程教育(思政与就业创业类、英语类、计算机类、体育类、专业导论类、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以及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类,素质拓展类)。
表2 专业培养计划概况 |
总 学 时 | 总学分 | 必修课学分 | 选 修 课 学 分 | 集中实践环节学分 | 课内教学学分 | 实验教学学分 | 课外科技活动学分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 |
3008 | 165 | 138 | 27 | 28 | 133 | 6.5 | 4 | 21.91% |
二、专业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 专任教师与外聘兼职教师数量及结构(职称、学历、学位、年龄等)、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翻译专业共有18名专业教师。其中1位主任,2位副主任。近五年共新增了10名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5.56%。新增教师数量较多,为该专业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方向。共有14名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7.78%。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有能力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兼顾。共有6名教师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占专业教师总数的33.33%。这些教师能够将实际工作经验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共有7名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占专业教师总数的38.89%。
表3 专任教师数量 |
项目 | 数量 | 比例 |
专业教师总数 | 18 | / |
其中:近五年新增教师 | 10 | 55.56 |
双师双能型教师 | 14 | 77.78 |
具有行业企业背景 | 6 | 33.33 |
高级职称教师数量 | 7 | 38.89 |
学年内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本专业教师数 | 17 | 94.44 |
教授数量 | 2 | 11.11 |
学年内承担专业课课程的教授数量 | 2 | 100 |
学年内低年级授课教授数量 | 0 | 0 |
*学年内承担专业课课程的教授比例、学年内低年级授课教授比例 为占专业教授数量的比例。本表仅统计本专业教师。
翻译专业的教师结构呈现出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均衡,拥有较高学位的青年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学缘结构多样化,这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指导,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教师职称以讲师为主,占比高达61.11%。学位结构方面,94.44%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具备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师年龄分布较为均匀,主体集中在36至45岁之间,显示出教学队伍的活力。另外,学缘结构多样化,77.78%的教师毕业于国内其他学校,22.22%的教师毕业于境外学校,为专业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和研究视角。
表4 专任教师结构 |
项目 | 数量 | 占比 |
专业教师总数 | 18 | / |
职称 | 教授 | 2 | 11.11 |
副教授 | 5 | 27.78 |
讲师 | 11 | 61.11 |
助教 | 0 | 0 |
其他正高级 | 0 | 0 |
其他副高级 | 0 | 0 |
其他中级 | 0 | 0 |
其他初级 | 0 | 0 |
未评级 | 0 | 0 |
最高学位 | 博士 | 17 | 94.44 |
硕士 | 1 | 5.56 |
学士 | 0 | 0 |
无学位 | 0 | 0 |
年龄 | 35 岁及以下 | 2 | 11.11 |
36-45 岁 | 10 | 55.56 |
46-55 岁 | 6 | 33.33 |
56 岁及以上 | 0 | 0 |
学缘 | 本校 | 0 | 0 |
外校 | 境内 | 14 | 77.78 |
境外 | 4 | 22.22 |
2.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职称和年龄情况分析
在翻译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讲师是主要的教学力量,而副教授和教授的比例较低,反映了讲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教学团队的年轻化趋势。在专业课授课教师中,讲师占比最高,达到61.11%,其次是副教授,占比27.77%,最后是教授,占比11.11%。
表5 专业课教师职称分析 |
项目 | 专业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核心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总数 | 18 | / | 14 | / |
教授 | 2 | 11.11 | 2 | 14.29 |
副教授 | 5 | 27.77 | 3 | 21.43 |
讲师 | 11 | 61.11 | 9 | 64.29 |
大多数专业课校内授课教师的年龄集中在36岁至5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数量较多,占据了主导地位。35岁及以下的教师占比为11.11%,36-45岁的教师占比为55.56%,46-55岁的教师占比为33.33%,56岁及以上的教师占比为4.35%。相比之下,核心课授课教师中,35岁及以下的教师占比为14.29%,36-45岁的教师占比为57.14%,46-55岁的教师占比为28.57%,56岁及以上的教师占比为0%。
表6 专业课教师年龄分析 |
项目 | 专业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核心课授课教师 | 比例(%) |
35 岁及以下 | 2 | 11.11 | 2 | 14.29 |
36-45 岁 | 10 | 55.56 | 8 | 57.14 |
46-55 岁 | 6 | 33.33 | 4 | 28.57 |
56 岁及以上 | 0 | 0 | 0 | 0 |
目前翻译专业无外聘教师教授课程。
3.专业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情况(教学论文和教学项目)、出版教材情况。
2022-2023学年,翻译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取得多项成果,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3项,教师主编本专业教材1部。具体如下:
教师获批教学建设项目立项和结项情况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立项/结项时间 |
1 | 汤瑶 |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思政》 | 课程思政 | 2023 |
2 | 李明 | 《全球科技通史课程建设》 | 课程思政 | 2023 |
3 | 王胜利 | 《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 教育科学研究 | 2023 |
4 | 王璐璐 | 《语言学概论》 | 课程思政 | 2023结项 |
5 | 马德忠 | 《英语报刊选读》 | 课程思政 | 2023结项 |
教师主编本专业教材情况
教师姓名 | 教材名称 | ISBN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刘金龙、赵文 | 《新编科技英语翻译教程》 | 9787308236898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23年07月 |
教师科研情况(项目、论文、专利等情况),科研成果用于教学的案例。
本学年翻译专业教师在科研项目方面,发表论文20篇,其中:一类论文1篇,三类论文3篇,四类论文4篇,五类论文12篇;出版专著3部。
教师发表的论文(包括CSSCI和中文核心论文)
序号 | 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 | 刊物 级别 | 发表时间 |
1 | Li Ming |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urse Perceptions,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一类 | 2023 |
2 | 刘金龙 | 茅盾译作中的副文本研究 | 上海翻译 | 三类 | 2023 |
3 | 汤瑶 | 《安德鲁的大脑》中的三重对话与后现代性 | 当代外国文学 | 三类 | 2023 |
4 | 汤瑶 | “在范式转换的月亮下”——芭芭拉·金索沃小说《无处安身》中的家宅想象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 三类 | 2023 |
5 | 赵文 |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跨文化传播 | 电影评介 | 四类 | 2023 |
6 | 马德忠;张冰天 | 试论文学翻译对当代高校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评《中国文学常识》 | 科技管理研究 | 四类 | 2023 |
7 | 叶文兴 | 译者翻译过程认知路径——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红楼梦》“死亡隐喻”翻译研究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四类 | 2023 |
8 | 喻妹平 | 论纳博科夫的小说伦理观——以其俄罗斯文学批评为中心 | 俄罗斯文艺 | 四类 | 2023 |
9 | 盛丹丹 |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教材词汇发展 | 时代教育 | 普刊 | 2023 |
10 | 盛丹丹 |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教材词汇知识发展评估 | 现代语言学 | 普刊 | 2023 |
11 | 王胜利 | 目的论视角下声声慢中叠词的两英译本比较 | 同行 | 普刊 | 2023 |
12 | 汤瑶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探索 | 卷宗 | 普刊 | 2023 |
13 | 巫元琼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心理治疗文本翻译研究 | 情感读本 | 普刊 | 2023 |
14 | 巫元琼 | 从《中国经典》到《汉英四书》--副文本的变化对译本的影响 | 汉学研究与汉学翻译 | 普刊 | 2023 |
15 | 巫元琼 | 功能对等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 教师周刊 | 普刊 | 2023 |
16 | 巫元琼 | 《中国文学》1977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 曹雪芹研究 | 普刊 | 2023 |
17 | 巫元琼 | A Study on the Different Original Version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Hong Lou Meng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 普刊 | 2023 |
18 | 王珏 | 课程思政模式下的翻译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 新教育 | 普刊 | 2023 |
19 | 王珏 | 翻译专业汉英笔译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北大荒文化 | 普刊 | 2023 |
20 | 王璐璐 | 语言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新教育 | 普刊 | 2023 |
教师出版的专著
序号 | 作者 | 专著/译著题目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 | 王梦瑶 | 超学科性与系统学范式:论21世纪俄罗斯翻译学的现状及方法论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23 |
2 | 赵文 | 德国革命1918-1919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23 |
3 | 王胜利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高校外语教育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2023 |
(二)教学条件与投入
1.专业实验教学校内场所情况
专业实验室设有2间,总面积为177.8平方米,内设备价值超过236万元。该实验室主要用于计算机辅助翻译、交替传译、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英语听力以及专题口译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基础实验室共有11间,总面积为1439.1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超过422万元。基础实验室主要用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听说、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表7 实验室情况 |
项目 | 数量 | 承担实验课程门数 | 面积(平方米) | 设备值(万元) |
专业实验室 | 2 | 6 | 177.8 | 236 |
基础实验室 | 11 | 8 | 1439.1 | 422 |
2.校外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翻译专业的三个基地分别为上海策马翻译有限公司(建立于2019年)、上海瑞科翻译有限公司(建立于2018年)和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建立于2020年)。这三个基地在当年接纳的学生总数分别为30人次、60人次和60人次。基地为本科生提供了丰富的翻译实习机会,而且在短时间内已经接纳了不少学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实践平台。
表8 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
基地名称 | 建立时间 | 当年接纳学生总数(人次) |
上海策马翻译有限公司 | 2019 | 30 |
上海瑞科翻译有限公司 | 2018 | 60 |
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 | 2020 | 60 |
3.学校生均教学经费情况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正常,主要用于师资培训、教材购置等方面,有利于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生均实验经费支出和生均实习经费支出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加强相关方面的投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体验。每位学生的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5068.5元,生均实验经费支出为1017.74元,生均实习经费支出为168元。
表9 教学经费情况 |
项目 | 经费(元) |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 5068.5 |
生均实验经费支出 | 1017.74 |
生均实习经费支出 | 410.89 |
三、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专业建设情况
1专业建设情况
专业课程包括:(1)通识教育课程,学生应修63学分;(2)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生应修42学分;(3)专业课程,学生应修28学分;(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应修28学分;(5)第二课堂,学生应修4学分。2022-2023学年度,翻译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69门。
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情况
2022-2023学年度,翻译专业所有课程继续制定或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本轮教学大纲的修订,严格遵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英语类本科专业(翻译专业)教学指南》进行,根据课程性质,任课教师均明确了课程的德育目标、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结合我校翻译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将这些教学要求具体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专业师资建设
2022年6月翻译专业新招聘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叶文兴博士;2023年翻译系巫元琼副教授赴英国参加为期一年的国外高级访问学者项目,赵文老师和李明副教授分别在2022年和2023年获得了出国访学的机会,计划在2024年成行;2023年暑期,翻译系组织老师多位老师参加各类培训或研修项目,翻译专业在2023年继续聘请西班牙学者纳塔利娅•费尔南德斯教授执教《跨文化交际》课程。
教师 | 建设形式 | 时间和地点 |
叶文兴 | 人才引进(应届毕业博士) | 2022.6 |
巫元琼 | 国外高级访问学者项目 | 2023.12.20-2024.1.31 |
赵文 | 2022年获得出国访学机会 | 待成行 |
李明 | 2023年获得出国访学机会, | 2024年2月-2025年1月 |
叶文兴 王梦瑶 | 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 | 2023年7月25日-8月25日,线上 |
汤瑶 |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 | 7月20-23日,长沙 |
王胜利、马德忠 |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本科英语组) | 7月28日-8月2日 西安 |
李明、冉云云 | 暑期卓越外语教师发展论坛 | 7月25-28日衢州 |
叶文妍 | 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 8月1日-8月5日,北京 |
纳塔利娅•费尔南德斯教授 | 翻译专业在2023年继续聘请西班牙学者纳塔利娅•费尔南德斯教授执教《跨文化交际》课程 | 2023年10月20日-11月19日 线上 |
本学年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通过验收的有:王璐璐副教授的《语言学概论》和马德忠老师的《英语报刊选读》;2023年校级翻译专业教学建设项目立项的有:汤瑶副教授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英美文学选读》、李明副教授校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全球科技通史》、王胜利教授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发表科研论文19篇,其中3篇核心,3篇CSSCI,出版专著3部。
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每一门课与每一堂课,同时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朝着建设校级一流课程和市级一流课程的方向努力迈进。翻译专业与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计《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课程的教学大案,把语言服务产业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注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科技翻译》、《工程翻译》两门课程修订了教学大纲,选用了新的教材,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
在学生培养效果方面,配合教育部开展的第三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翻译专业开展了针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培养效果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翻译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对用人单位做了问卷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于专业培养效果的意见和建议,还聆听了审核评估专家、家长以及其他单位的翻译专业的学者和教授对于翻译专业各方面工作的建议和指导。翻译专业还开展了对2023届毕业生的培养达成度的评估工作。
(二)实践教学情况
基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翻译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在制定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行业认知能力和素质、从事具体翻译活动和运用现代翻译技术等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实践课程目标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先后在二至四年级下学期开设《翻译专业认知实习》(2周)、《翻译专业专题调研实习》(2周)和《口笔译岗位实习》(4周)等实践类课程。实践课程以校外实习为主、校内辅导为辅的模式。《翻译专业认知实习》旨在培养翻译专业学生的语言服务行业认知能力、从事具体翻译活动的实践能力以及撰写专业认知实践报告的写作能力。《翻译专业专题调研实习》旨在指导翻译专业学生通过调研了解上海语言服务行业的需求及发展现状,了解本行业日常工作场景中的基本运作流程。《口笔译岗位实习》在锻炼翻译专业学生口笔译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口笔译服务行业的现状和从业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
1.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2022-2023学年度,翻译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参与各类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课外兴趣小组及教师科研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翻译专业学生所研究的项目涉及多个不同研究领域和主题,反映了翻译领域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4项,涵盖了翻译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文学作品研究、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及语料库比较研究等多个方面。这些项目旨在探索翻译领域的不同问题,并在学生与指导老师的合作下进行深入研究。市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立项5项,研究主题更加具体和专业化,涉及到跨文化传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体育新闻翻译、科技术语翻译等前沿领域。这些项目展现了学生在翻译领域的研究兴趣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指导老师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指导能力。这些研究项目呈现出翻译专业所学所用的多样性和活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机会,并促进了翻译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实践应用。
项目名称 | 学生 | 指导老师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项目 |
语用机制下的科技术语变体及其翻译对策研究 | 时嘉慕 | 刘金龙 |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中国二十四节气英译对比研究 | 莫晨玉 | 罗曼 |
|
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项目 |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海派绒绣作品的英译及传播研究 | 武柄含 | 赵文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三体》汉英文本对比研究 | 郑子越 | 王璐璐 |
传播理论视角下的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研究--以卡塔尔世界杯为例 | 孙晓莉 | 刘金龙 |
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项目 |
翻译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 艾慧慧 | 马德忠 |
芭芭拉·金索沃小说《豆树青青》 中的共同体研究 | 石晓贝 | 汤瑶 |
从汉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看异化与归化应用的策略 | 蔡呈玥 | 徐薇 |
基于语料库的中外企业简介主题词比较研 | 吴彤 | 盛丹丹 |
参加“互联网+”的翻译专业学生有19组,最终立项有2组:
序号 | 参赛类别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姓名 | 所在院系 | 专业名称 |
1 | 新文科类 | 云间绣歌——掌上创意绒绣馆 | 武柄含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2 | 新文科类 | 骑在纸背上——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学经典公众号 | 许兆源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2.创新创业讲座
专业老师组织了创业讲座和讲习班,邀请了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井、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经理陈玲等成功创业者或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或讲习班,分享创业经验、行业动态和市场趋势,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指针,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内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利用泛雅超星平台、IClass智慧课堂等平台开展翻转课堂、MOOC等教学改革,促进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以及生生之间的互竞互学。翻译专业教师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3项,结项3项,主编本专业教材1部,多数专业教师使用IClass智慧课堂,系部教师参与开设MOOC课程1门(《电影中的艺术》)。主持多项校级教改或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等方面。课程思政项目旨在落实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逐步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首先,翻译专业将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各门翻译专业课程中,使之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次,翻译专业将积极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举办主题讲座、学习班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讨论分析像《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等适用于翻译专业的教材可用性。
1.专业教学计划
在2022-2023学年度,翻译专业的教学计划分别依照2019级、2020级、2021级和2022级的专业培养方案有序开展。专业培养方案遵循“每年一小改,四年一大改“的原则进行修订,修订的依据主要是学校的统一部署安排和学院以及翻译系译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调整。2022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突出了产教融合的要求,增加两门实践课程,即《翻译技术实践》(2周)和《翻译项目管理综合实习》(2周);同时参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的要求,把原来为选修课程的《英国文学》(1学分)与《美国文学》(1学分)合并成为必修课《英语文学导论》(2学分)。
翻译专业的课程总学时为3216,总学分为164。其中,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66.92%,共计2152学时,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76.52%,共计125.5学分,理论教学在整个课程中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和学分,强调了对翻译理论的重视和深入学习。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33.08%,共计1064学时,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96%,共计6.5学分,实验教学所占比例较低,但仍然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的机会。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共计28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7.07%,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在学分比例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包括了口笔译岗位实习、翻译专业专题调研实习和翻译专业认知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第二课堂共计4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44%。
表11教学计划 |
项目 | 学时 | 学分 |
数量 | 占总学时比例(%) | 数量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论教学 | 2152 | 66.92 | 125.5 | 76.52 |
实验教学 | 1064 | 33.08 | 6.5 | 3.96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 | / | 28 | 17.07 |
第二课堂 | / | / | 4 | 2.44 |
合计 | 3216 | -- | 164 | -- |
2.课程实施情况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必修课为主导,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也注重了选修课程的设置,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结构的课程设置有助于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和职业准备。专业必修课的总学时为1616,占总开课学时的比例为78.29%。学分总数为101,与总学时比例相符,占总开课学分的比例也为78.29%。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专业选修课的总学时为448,占总开课学时的比例为21.71%。学分总数为28,与总学时比例相符,占总开课学分的比例也为21.71%。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选择,能够满足个性化的学术和职业需求。
表12 课程实施情况 |
项目 | 学时 | 学分 |
数量 | 占总开课学时比例(%) | 数量 | 占总开课学分比例(%) |
专业必修课 | 1616 | 78.29 | 101 | 78.29 |
专业选修课 | 448 | 21.71 | 28 | 21.71 |
3专业课开设情况
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了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了较多的课程门数和总门次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翻译专业总共开设了46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领域和专业方向。课程总门次数为69。课程开设在不同的学期,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进度。
表13专业课开设情况 |
项目 | 数量 |
课程门数 | 46 |
课程总门次数 | 69 |
4.专业的核心课程情况
翻译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相对均衡,大多数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少数几门专业选修课。学分和学时设置较为统一,课堂规模较小,有利于提供个性化和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
课程名称 | 课程号 |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平均课堂规模 |
现代汉语 | 180101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60 |
英语听力(一) | 180108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英语听力(二) | 180109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5 |
英语视听说(一) | 180112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英语视听说(二) | 180113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5 |
英语视听说(三) | 180114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英语写作(一) | 180115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英语写作(三) | 180117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英语阅读(一) | 180118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英语阅读(二) | 180119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5 |
古代汉语 | 180121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高级汉语写作 | 180122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跨文化交际 | 180125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62 |
语言学概论 | 180128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英国社会与文化 | 180133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2 | 32 | 60 |
翻译概论 | 180135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60 |
英汉笔译 | 180136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60 |
汉英笔译 | 180137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1 |
联络口译 | 180139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 |
交替传译 | 180140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1 |
英国文学 | 180141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16 | 26 |
美国文学 | 180142 | 理论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16 | 14 |
专题口译 | 180143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1 |
公共外交 | 180144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27.5 |
国际商务 | 180145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0.5 |
学术论文写作 | 180146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1 |
应用翻译 | 180160 | 理论课 | 专业必修课 | 2 | 32 | 32 |
四、质量保障
(一)专业教学质量体系
根据学校和学院要求,翻译专业认真学习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内容,从教学计划、教学检查、教研活动、教学文件、毕业论文等各个方面,构建教学质量体系,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学院领导、翻译系主任组成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工作职责明确,确保教学管理的规范实施。
1. 规章制度
翻译系师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务处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2. 教学计划
翻译系根据学校学院要求,积极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3. 教学检查
每学期初检查课程授课计划、教学大纲、上课情况,确保教学规范,杜绝各类教学事故发生。学期中,结合教务处抽查和学院自查,将反馈意见及时传达给任课教师,并督促及时整改。学期末,组织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4. 教研活动
翻译系坚持双周开展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学术讲座或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培训,以及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
5. 教学文件
翻译系认真做好教学文件的归档工作,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期末考核试卷、学生答卷、试卷审批表、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成绩报表、试卷分析表等,均按照课程进行归档。
6. 毕业论文
翻译系结合《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办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学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规范写作要求等文件,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监控与管理工作,提升翻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
(二)教学质量评估反馈及持续改进
翻译系重视教学质量评估反馈,结合授课情况与教学效果,听取学校、学院、督导、学生的意见,细化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三)毕业生满意度
学院以调查问卷回访以及座谈会的形式,对2023届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在大多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达成度普遍在90%到100%之间,反映了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培养学生方面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具体来说,学生对于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认可程度较高,表明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充满信心,认为所学将有助于应对不断变化的职场挑战。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的方面,如英语专业8级通过率、掌握和使用翻译软件(如Trados)以及参加科研或大学生创新团队活动等方面的表现略低或较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满意度和培养效果,学院考虑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首先,加强英语语言培训,提供更多的英语培训课程和资源,特别是针对英语专业8级考试(TEM8)的培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通过率。其次,增加翻译软件培训,设置专门的翻译软件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现代翻译工具,如Trados,以提高他们的翻译技能和竞争力。最后,推动科研和创新团队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大学生创新团队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以提升他们在职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五、学生发展
(一)学风建设情况及效果
1.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专业大力抓学风建设,树立学风先进典型,形成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班级晚自修、学科竞赛、第二课堂等活动。新生晚自修活动每年的出勤率都在95%以上。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CATTI、雅思、托福等各种证书。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读书打卡、英语辅导、考研交流、“学四史”交流会等系列。
2. 学习风气
翻译专业学风优良,互相比学赶超。学生积极进取,上课出勤率普遍较高。年度获得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荣誉的同学达100余人次。2021届和2022届分别有学生考到“985”和“211”高校读研,2023届应届生考研成功人数达到7人。
3. 学生指导与学业评估
学院实施四年一贯制的“导师组制”,集中优势力量,每年选派30名左右的教师担任翻译专业学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所需帮助。每位导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 通过“一对一“和”多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与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并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学习成效
1.本科在校生数量基本情况
翻译专业总共有244名本科生,其中没有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按年级划分,一年级有58人,二年级有62人,三年级有60人,四年级有64人。
表14 在校生数量 |
项目 | 数量 |
本科生数 | 244 |
其中:留学生 | 0 |
港澳台侨学生 | 0 |
其中:一年级 | 58 |
二年级 | 62 |
三年级 | 60 |
四年级 | 64 |
其他 | 0 |
2.专业招生录取率和新生报到率
综合各省份数据分析,大部分省份的录取率和报到率均较高,如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福建省、四川省、浙江省、广东省等省份录取率和报到率均达到100%。然而,部分省份存在一志愿录取率较低的情况,如上海市的一志愿录取率为31.43%,云南省的一志愿录取率为50%,反映了该专业的竞争情况和学生报考倾向,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分析。
表15招生录取率 |
项目 | 数量 | 实际录取数 | 录取率 | 一志愿录取数 | 一志愿录取率 | 实际报到数 | 报到率 |
贵州省 | 3 | 3 | 100 | 1 | 33.33 | 3 | 100 |
上海市 | 35 | 35 | 100 | 11 | 31.43 | 34 | 97.14 |
安徽省 | 4 | 4 | 100 | 4 | 100 | 4 | 100 |
江苏省 | 3 | 2 | 66.67 | 2 | 100 | 2 | 100 |
山东省 | 3 | 3 | 100 | 3 | 100 | 3 | 100 |
河南省 | 2 | 2 | 100 | 0 | 0 | 2 | 100 |
福建省 | 2 | 2 | 100 | 2 | 100 | 2 | 100 |
四川省 | 2 | 2 | 100 | 0 | 0 | 2 | 100 |
云南省 | 2 | 2 | 100 | 1 | 50 | 2 | 100 |
浙江省 | 1 | 1 | 100 | 1 | 100 | 1 | 100 |
广东省 | 3 | 3 | 100 | 3 | 100 | 3 | 100 |
3.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与去向落实率
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以及去向落实率均高于学校整体水平,反映了该专业在培养和指导学生方面的良好成效,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应届毕业生数为57人,其中仅有1人未按时毕业,毕业率为98.28%。学位授予数为55人,学位授予率为96.49%,去向落实数为56人,去向落实率为98.25%。
表16 毕业生情况 |
项目 | 专业情况 | 学校情况 |
应届毕业生数 | 57 | / |
应届生中未按时毕业数 | 1 | / |
毕业率(%) | 98.28 | 90.25 |
学位授予数 | 55 | / |
学位授予率(%) | 96.49 | 97.72 |
去向落实数 | 56 | / |
去向落实率(%) | 98.25 | 95.87 |
六、特色发展与案例
(一)推行2.0版本“导师组制”
翻译专业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我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特色的本科生全程导师组制。导师组制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一对多”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导师辅导模式;导师组遵循四十字方针“大一夯实基础,激发能潜;大二主攻专四,全面发展;大三注重个体,定位细化;大四考出业八,全面开花”,对指导的学生循序渐进指导。导师在平时线上或线下为学生答疑解惑,开展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专业引导、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指引与人文关怀。迄今为止,我院已经涌现出多位校级优秀导师,包括王璐璐、赵文、王胜利、巫元琼、王梦瑶、刘朝阳、马德忠等多位老师。翻译专业每年发展党员3-6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师生协同创新,强化教师科研与学生科创训练和毕业论文指导的结合,锻炼和提升翻译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同时,积极组织学生申报社会实践项目,参加上海进博会、寒假回母校开陈胜招生宣传等志愿者项目,发挥专业特长,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人文关怀。详细的奖项信息,参见第14页“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表格。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翻译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综合类竞赛,以及笔译、口译、词汇、写作、阅读、演讲等语言知识相关的各类竞赛,并以小组形式参加“商辩之路杯”商业英语辩论大赛、跨文化能力大赛等。学院和翻译系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赛事辅导,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市级等各类奖励。
序号 | 奖项名称 | 指导老师 |
1 |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三等奖 | 马德忠、王胜利 |
2 | 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三等奖1项 | 赵文 |
3 | 2023商业英语辩论大赛三等奖1项 | 刘金龙 |
4 | 大学生全国翻译比赛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 马德忠 |
5 |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数学能力挑战赛 | 王梦瑶 |
6 | “CFAINS杯”全国金融英语水平大赛 | 王梦瑶 |
7 | 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英语翻译挑战赛B组 | 巫元琼 |
8 | 第二届《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竞赛获优秀奖 | 喻妹平 |
9 | 2023年批改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优胜奖 | 赵文 |
10 | 美国数学建模比赛,全国一等奖两个队伍, 二等奖6个队伍 | 李春琳/刘朝阳 |
(四)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翻译专业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工程大英文网站翻译团队,在此学年已为学校全英文网站建设翻译20余万字,助力学校的整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学生社团“译匠社”,学生通过参与投稿、编辑、翻译和校对工作,提高翻译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此学年翻译专业学生参加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其中3名学生赴美国参加为期1个月的暑期线下学习项目;9名学生参加英国大学的线上课程项目。具体学校名称和项目名称见下图。
翻译专业在2023年续聘西班牙学者纳塔利娅•费尔南德斯教授执教《跨文化交际》课程。
2023年全校赴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学生名单(线下) |
序号 | 学院 | 专业 | 学号 | 姓名 | 国家(地区) | 出访时间 | 回国时间 | 事由 | 类别 |
1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1225 | 陈芷萱 | 美国 | 2023.7 | 2023.8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暑期交流项目(2023) | 暑期项目 |
2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1215 | 姚嘉莹 | 美国 | 2023.7 | 2023.8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暑期交流项目(2023) | 暑期项目 |
3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2202 | 陈辰 | 美国 | 2023.8 | 2023.9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Conversation and Fluency 语言项目(2023) | 暑期项目 |
2023年全校参加国(境)外学习交流项目学生名单(线上) |
序号 | 学院 | 专业 | 学号 | 姓名 | 国家(地区) | 参加时间 | 结束时间 | 事由 | 类别 |
1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2221 | 王涛雨旋 | 英国 | 2023.1 | 2023.2 | 英国牛津大学2023年全球胜任力项目(2022) | 线上课程项目 |
2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2116 | 王超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3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1225 | 陈芷萱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4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0220 | 黄婧妮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5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1113 | 谢谦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6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0223 | 卜子娟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7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1223 | 乐琳珊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8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1230 | 周若妍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9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181121102 | 郑警姗 | 英国 | 2023.4 | 2023.12 | 2023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 | 线上课程项目 |
七、问题与对策
针对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主要原因,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专业特色凝练不足
翻译专业初建时确立了以我校“陆海空”交通运输专业群为优势,培养交通运输领域翻译人才的目标。然而,这一特色并未充分发挥。首先,学生选修交通运输类课程的比例较低,因为这些课程需要一定的数学、物理或专业知识,导致翻译专业学生学习困难。其次,翻译专业未开设足够的交通运输工程翻译类课程,尽管《科技翻译》和《工程翻译》可融入相关内容,但选修学生较少,无法覆盖到大多数学生。为此,翻译专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争取把《科技翻译》和《工程翻译》之类的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其次,翻译专业需要拓展产教融合作,与交通运输领域相关企业合作开设实践性实习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最后,翻译专业需开设“运输商务英语”、“网络销售”、“企业出海的培训”等微专业或模块课程,结合交通运输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选择,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二)课程建设发展缓慢
翻译专业已建立了11门校级精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但未有市级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开设的课程受教学方案限制,特色课程较少,如《智能工程英语》、《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由于宣传不到位和吸引力不足而选择关课。教材开发滞后,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尽管应以英语教学为主,但多数课堂仍以中文授课。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的考核压力,教学投入不足。为此,首先,翻译专业应加快市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例如,《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邀请外教授课三年,争取先建成校级一流课程,然后努力建成市级一流课程;对于《公共外交》课程,应加强教材建设,开发全英语教材;而《美国社会与文化》目前正在努力打造校级精品课程,以为未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做好准备。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和更新,确保教材符合实际需求。开发多媒体教材或在线资源,以提供更多学习方式和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翻译专业还需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估,确保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达标,鼓励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水平,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激励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教学工作中。同时,提供更多的教学奖励和培训机会,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三)产教融合有待加强
2022-2023学年度,学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水平较低,质量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和支持,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翻译专业可通过增加服务实习基地和增加实践实习课程的门数来加强产教融合,尽管翻译专业在产教融合方面已形成一定传统并确立了制度,但与轨道交通专业、邮轮经济专业、飞行员专业等专业相比,翻译专业还需要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促进双赢,探索共同体建设的可行性。为此,产教融合与产教融汇需要在学院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上层设计,循序渐进地开展。考虑到目前学院只有一个专业,并且在文科就业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做好这两点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专业的生存,也有利于学院的发展和教师的科研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