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特辑】外国语学院暑期持续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工作
发布时间:2019-08-02   动态浏览次数:38

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校科研处及学科办的耐心指导下,外国语学院今年获得校学科办资助的“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一项。外国语学院以此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学院领导和科研团队教师利用假期的时间,持续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力求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和王胜利教授参加了7月12日至14日第十六届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第一届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该会议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指委理工院校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指委理工院校组副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许明武教授,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指委委员、嘉宾、学者,以及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地100多所高校的英语专业院系负责人、教师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外语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

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了发言,探讨了理工院校如何顺应新时代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大势,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如何充分发挥校本优势,如何开拓凸显外语专业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等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外国语学院王胜利教授也在分论坛做了交流发言。

会议现场讨论热烈,参会学者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各自对于“新文科与外语人才培养”这一主题的看法,深入探讨了“新文科”视野下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与科技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理工科院校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我校的两位教授在汲取兄弟院校成功办学经验的同时,交流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校本优势,扩大了我校在全国理工院校中的影响力。

王刚院长2019年7月25日至29日参加了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深圳大学主办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会议暨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此次会议盛况空前,来自全球21个国家或地区的370余位学者济济一堂、高谈阔论,是中国内地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比较文学大会。此次会议一共分为8个议题,54场平行论坛。与会学者围绕着“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世界文学与中国”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刚教授担任了“世界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生命、伦理议题”分论坛的主持人,并在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所主持的分论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上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2019年7月12日至14日,首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翻译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刘金龙副教授和团队骨干教师巫元琼副教授、赵文博士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上,还举行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会长、秘书长、理事和常务理事。刘金龙副院长当选为常务理事。研讨会期间,我校教师认真聆听国内外专家主旨发言,积极参与研讨会各项议程和活动。7月13日下午,巫元琼副教授参加了分论坛2的研讨,并就论文“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英对照错误研究”做了交流发言,并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共鸣,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得到了与会各方的一致赞赏。研讨会期间,各位老师还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专题论坛、主编面对面、博导面对面等研讨活动。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刘金

龙副院长代表分论坛2在大会上作了总结发言。

该团队负责人刘金龙副院长今年获批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过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活动,建立与国内外专家同行的联系与互动,必将促进我校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科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申报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位点奠定良好基础。

2019年7月18日,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在吉林外国语大学顺利开幕。本次培训分为英汉翻译教学培训、翻译与本地化技术和项目管理培训、翻译教学管理论坛等多个专题。我校外国语学院翻译系王珏、赵文、徐薇三位教师结合所承担的翻译专业课程,分别参加了英汉翻译教学笔译培训以及翻译与本地化技术、项目管理培训。

在开幕式致辞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指出,培育高素质翻译师资队伍是翻译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翻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是翻译行业中含金量最高的专业培训,对提升国内高校翻译专业的师资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本次英汉翻译教学笔译培训(7月18日至22日)内容丰富,涵盖了笔译教学法、教学规划和组织、课程设计与组织、测试与评估等,同时涉及到翻译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模式与创新、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等前沿研究。翻译与本地化技术、项目管理培训(7月18日至26日)聚焦翻译技术发展与本地化,包括翻译技术和本地化教育创新、语言技术发展与翻译技术能力培养、翻译搜索技术、本地化工具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内容。

培训期间,我院教师认真聆听国内外专家的专题内容,积极参加讨论和座谈会,顺利获得由中国翻译协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联合颁发的培训证书。

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师在翻译教学和研究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本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教师学习交流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技术应用等内容,为我校翻译专业学科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智能工程外语”研究团队的孙晓青、顾静、李春琳、单亮四位老师通过2019年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立项答辩评审,目前各项流程正在进行中。各位老师围绕项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经常去图书馆查阅书籍和期刊,或通过网络获取电子资源,从中筛选出重点文章进行精读。经过一个月密集阅读,对于项目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重点文献、重要作者已有较好了解。同时与校内同事、校外同行积极交流与讨论,了解业内动态、确定研究对象,为实证研究做好准备。孙晓青老师承担的译著“React Native in Action------Developing iOS and Android apps with JavaScript”已经完成初稿,提交出版社。